為扎實推進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總體部署,近日,陜西省市場監管局立足監管職能職責,制定出臺《貫徹落實“三個年”活動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三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明確8項重點任務30條具體措施,服務“四個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大局。
《措施》明確,在服務高質量項目推進上,大力實施“服務秦創原”行動,指導編制《秦創原科技創新企業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圍繞氫能產業制氫、運氫、儲氫、用氫全鏈條,提供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支持和服務,籌建氫能產業技術服務研究中心。推動全省秦創原分窗口和全省重點園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全覆蓋。組織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10項。大力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支持重點產業鏈“鏈主”等標桿企業參評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新培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3個以上,建設重點產業鏈質量管理實訓基地2個,全年新增首席質量官500人。以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重點,立項發布100項省級地方標準,實施團體標準培優10項。指導制定預制菜省級地方標準,出臺預制菜生產許可指導意見。組織制修訂陜西省地方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10項。建成運行輸配電裝備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制定發布《陜西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
《措施》提出,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打好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攻堅戰,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開展“一照多址”改革,將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1個工作日以內,在特定條件下實現“一張營業執照、多個經營地址”,配合相關部門推進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發票、電子簽章同步發放及營業,健全經營主體歇業制度,試點探索對多年吊銷未注銷經營主體實行強制注銷。在食品經營領域試行許可告知承諾制。打好規范市場秩序攻堅戰,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及其實施細則,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公用事業等自然壟斷行業限定交易、搭售、附加不合理條件等破壞營商環境行為。推動12個地市建立反不正當競爭聯席會議制度,建立2個省級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園區和4個省級示范點,對12家5A級景區、120家4A級景區及周邊餐飲住宿行業的價格行為開展檢查,在水電氣暖、金融服務領域“下查一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實地檢查。持續開展“鐵拳”行動,嚴厲打擊民生領域10類違法行為。
《措施》明確,打好守護市場安全攻堅戰,組織開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六個十”專項行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個,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10個,推進1000家特色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推進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100%。開展全省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不少于8次。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危險化學品、建筑用鋼筋、電線電纜、水泥等重要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動,對工農業生產資料、食品和防疫相關產品、特殊群體用品進行重點抽檢,全年抽檢產品不少于100種、2500批次。開展“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特種設備安全大排查大起底活動和“三瓶”(車用氣瓶、液化石油氣瓶、工業氣瓶)集中整治,實現96333電梯救援平臺全覆蓋。打好提高監管效能攻堅戰,強化信用和跨部門監管,全年“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經營主體不低于3萬家,出臺食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綜合監管事項清單。加強智慧監管,進一步強化數據歸集、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經營主體信息歸集率達到100%。打好促進發展攻堅戰,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探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沙盒監管”、觸發式監管等模式,完善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減輕處罰清單。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全年爭創1個國家級網絡市場示范區、3個省級示范區,扶持全省10家平臺經濟企業規范提升。強化技術扶持,指導全系統組建100支技術服務小隊,通過“提質強企”“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等幫扶1000家中小企業。
《措施》提出,在強化監管服務上,全面推進“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活動,各級領導全流程參與行政審批、跟進監管執法、體驗辦事流程,研究有效措施,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推進“監管政策共學、風險隱患共查、清正廉潔共促”活動,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與轄區經營主體、行業協會等“結對子”不少于300家,發揮市場監管部門職能優勢,加大政策、技術幫扶,服務經營主體健康發展。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3/t20230327_354164.html
為扎實推進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總體部署,近日,陜西省市場監管局立足監管職能職責,制定出臺《貫徹落實“三個年”活動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三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明確8項重點任務30條具體措施,服務“四個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大局。
《措施》明確,在服務高質量項目推進上,大力實施“服務秦創原”行動,指導編制《秦創原科技創新企業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圍繞氫能產業制氫、運氫、儲氫、用氫全鏈條,提供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支持和服務,籌建氫能產業技術服務研究中心。推動全省秦創原分窗口和全省重點園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全覆蓋。組織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10項。大力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支持重點產業鏈“鏈主”等標桿企業參評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新培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3個以上,建設重點產業鏈質量管理實訓基地2個,全年新增首席質量官500人。以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重點,立項發布100項省級地方標準,實施團體標準培優10項。指導制定預制菜省級地方標準,出臺預制菜生產許可指導意見。組織制修訂陜西省地方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10項。建成運行輸配電裝備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制定發布《陜西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
《措施》提出,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打好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攻堅戰,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開展“一照多址”改革,將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1個工作日以內,在特定條件下實現“一張營業執照、多個經營地址”,配合相關部門推進電子營業執照、電子發票、電子簽章同步發放及營業,健全經營主體歇業制度,試點探索對多年吊銷未注銷經營主體實行強制注銷。在食品經營領域試行許可告知承諾制。打好規范市場秩序攻堅戰,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及其實施細則,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公用事業等自然壟斷行業限定交易、搭售、附加不合理條件等破壞營商環境行為。推動12個地市建立反不正當競爭聯席會議制度,建立2個省級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園區和4個省級示范點,對12家5A級景區、120家4A級景區及周邊餐飲住宿行業的價格行為開展檢查,在水電氣暖、金融服務領域“下查一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實地檢查。持續開展“鐵拳”行動,嚴厲打擊民生領域10類違法行為。
《措施》明確,打好守護市場安全攻堅戰,組織開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六個十”專項行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個,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10個,推進1000家特色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推進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100%。開展全省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不少于8次。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危險化學品、建筑用鋼筋、電線電纜、水泥等重要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動,對工農業生產資料、食品和防疫相關產品、特殊群體用品進行重點抽檢,全年抽檢產品不少于100種、2500批次。開展“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特種設備安全大排查大起底活動和“三瓶”(車用氣瓶、液化石油氣瓶、工業氣瓶)集中整治,實現96333電梯救援平臺全覆蓋。打好提高監管效能攻堅戰,強化信用和跨部門監管,全年“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經營主體不低于3萬家,出臺食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綜合監管事項清單。加強智慧監管,進一步強化數據歸集、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經營主體信息歸集率達到100%。打好促進發展攻堅戰,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探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沙盒監管”、觸發式監管等模式,完善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減輕處罰清單。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全年爭創1個國家級網絡市場示范區、3個省級示范區,扶持全省10家平臺經濟企業規范提升。強化技術扶持,指導全系統組建100支技術服務小隊,通過“提質強企”“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等幫扶1000家中小企業。
《措施》提出,在強化監管服務上,全面推進“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活動,各級領導全流程參與行政審批、跟進監管執法、體驗辦事流程,研究有效措施,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推進“監管政策共學、風險隱患共查、清正廉潔共促”活動,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與轄區經營主體、行業協會等“結對子”不少于300家,發揮市場監管部門職能優勢,加大政策、技術幫扶,服務經營主體健康發展。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3/t20230327_35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