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從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堅持把“穩外貿、穩外資”作為工作重點,緊盯外貿外資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實現“放開”與“管好”并重,“提質”與“增效”同步,不斷優化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1—5月,全省新登記外資企業317戶,同比增長4.28%;新登記外資企業認繳出資57.63億美元,同比增長48.07%。
“放”出活力,“放”出創造力。一方面,該局在準入流程上再簡化,取消外資企業準入登記前的審批要求,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登記注冊上更便利,開通外資企業網上登記業務,落實“外資企業登記五年過渡期”的登記要求,確保外資企業有充足時間完成管理機制過渡,實現外資企業登記信息與外商投資信息報告一鍵報送、共享推送。
“管”出公平,“管”出高效能。按照檢查主體層級、檢查方式、檢查時長基本一致的原則,該局選好聯合抽查事項,確定聯合抽查部門。截至今年6月,江西省直各部門已組織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9次,參與部門12個,抽查外貿外資企業147家。另外,針對外貿外資企業,“雙隨機”抽查比例從5%降至3%,現場檢查數同比降低50%。對高風險或有不良記錄的外貿外資企業依法加大隨機抽查、現場檢查力度。2021年以來,全省“雙隨機”抽查的外貿外資企業中,高風險企業占抽查企業總數的94.7%,問題發現比例由過去的49%提高到72%,監管精準性明顯提升。
“服”出效率,“服”出智慧化。自5月27日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上線試運行至6月14日,納入系統的外資企業已達7173戶。目前共歸集登記注冊及海關、商務監管信息等81類信用風險信息4908.6萬條。該局著重在共享運用上發力,主動對接商務、海關等部門,研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對高危安全準入領域企業的信息交換和風險聯合布控,及時提供高風險外貿外資企業信息,并在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中構建監測預警模塊,對外貿外資企業風險隱患及時預警。此外,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運用信用修復政策,共依法依規對278戶外資企業辦理信用修復。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207/t20220708_348498.html
7月5日,從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堅持把“穩外貿、穩外資”作為工作重點,緊盯外貿外資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實現“放開”與“管好”并重,“提質”與“增效”同步,不斷優化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1—5月,全省新登記外資企業317戶,同比增長4.28%;新登記外資企業認繳出資57.63億美元,同比增長48.07%。
“放”出活力,“放”出創造力。一方面,該局在準入流程上再簡化,取消外資企業準入登記前的審批要求,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登記注冊上更便利,開通外資企業網上登記業務,落實“外資企業登記五年過渡期”的登記要求,確保外資企業有充足時間完成管理機制過渡,實現外資企業登記信息與外商投資信息報告一鍵報送、共享推送。
“管”出公平,“管”出高效能。按照檢查主體層級、檢查方式、檢查時長基本一致的原則,該局選好聯合抽查事項,確定聯合抽查部門。截至今年6月,江西省直各部門已組織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9次,參與部門12個,抽查外貿外資企業147家。另外,針對外貿外資企業,“雙隨機”抽查比例從5%降至3%,現場檢查數同比降低50%。對高風險或有不良記錄的外貿外資企業依法加大隨機抽查、現場檢查力度。2021年以來,全省“雙隨機”抽查的外貿外資企業中,高風險企業占抽查企業總數的94.7%,問題發現比例由過去的49%提高到72%,監管精準性明顯提升。
“服”出效率,“服”出智慧化。自5月27日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上線試運行至6月14日,納入系統的外資企業已達7173戶。目前共歸集登記注冊及海關、商務監管信息等81類信用風險信息4908.6萬條。該局著重在共享運用上發力,主動對接商務、海關等部門,研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對高危安全準入領域企業的信息交換和風險聯合布控,及時提供高風險外貿外資企業信息,并在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中構建監測預警模塊,對外貿外資企業風險隱患及時預警。此外,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運用信用修復政策,共依法依規對278戶外資企業辦理信用修復。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207/t20220708_34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