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在用273萬只液化石油氣氣瓶及23萬只工業氣瓶已全部實現智能化電子追溯。
近年來,北京市在用特種設備數量快速增長,特別是液化氣、工業氣、天然氣氣瓶數量龐大、分布廣泛、流通性強、影響面廣,傳統的監管手段已難以完全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要求。為此,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創新,反復論證,依據智慧監管理念,于2020年、2022年先后啟動瓶裝液化石油氣氣瓶充裝質量追溯與瓶裝工業氣體追溯管理相關工作,“北京市液化石油氣追溯管理平臺”“北京市瓶裝工業氣體追溯管理平臺”兩個數字化監管平臺順利建成并投用。
與傳統監管手段相比,氣瓶充裝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每只氣瓶賦予“身份證”。按照“一瓶一碼、一瓶一檔、絕對捆綁、掃描記錄、自動上傳”的原則,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流通的氣瓶類特種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通過規范氣瓶在生產、充裝、經營、存儲、運輸、使用、檢驗、交易、回收等各環節的相關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有效實現了氣瓶“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劃分”,全面落實了從業單位的主體經營責任,有效提升了氣瓶安全管理水平。同時,此舉也為應急、交通等部門進一步落實危險化學品、城鎮燃氣的全鏈條安全管理提供了數據與手段支持,成為氣瓶安全齊抓共管的有力抓手,為進一步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206/t20220610_347701.html
記者日前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在用273萬只液化石油氣氣瓶及23萬只工業氣瓶已全部實現智能化電子追溯。
近年來,北京市在用特種設備數量快速增長,特別是液化氣、工業氣、天然氣氣瓶數量龐大、分布廣泛、流通性強、影響面廣,傳統的監管手段已難以完全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要求。為此,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創新,反復論證,依據智慧監管理念,于2020年、2022年先后啟動瓶裝液化石油氣氣瓶充裝質量追溯與瓶裝工業氣體追溯管理相關工作,“北京市液化石油氣追溯管理平臺”“北京市瓶裝工業氣體追溯管理平臺”兩個數字化監管平臺順利建成并投用。
與傳統監管手段相比,氣瓶充裝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每只氣瓶賦予“身份證”。按照“一瓶一碼、一瓶一檔、絕對捆綁、掃描記錄、自動上傳”的原則,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流通的氣瓶類特種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通過規范氣瓶在生產、充裝、經營、存儲、運輸、使用、檢驗、交易、回收等各環節的相關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有效實現了氣瓶“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劃分”,全面落實了從業單位的主體經營責任,有效提升了氣瓶安全管理水平。同時,此舉也為應急、交通等部門進一步落實危險化學品、城鎮燃氣的全鏈條安全管理提供了數據與手段支持,成為氣瓶安全齊抓共管的有力抓手,為進一步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206/t20220610_347701.html